第(1/3)页
宋濂一语激起千层浪,震的漫天帝王无言。
朱元璋却是哈哈大笑了起来。
“不愧是咱的宋先生!当年挥手一篇讨元檄文,便为咱赢得了这天下的民心所向,自此咱振臂一呼,天下便有万万人所应!!”
宋濂的名声并不如同时代的李善长等人大,但在朱元璋的帝业根基之中,他毋庸置疑占据了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。
一句“亿兆之中,当降生圣人,驱逐胡虏,恢复中华,立纲陈纪,救济斯民”,便为朱元璋洗去了满身尘灰,将一个乞儿出身为文人所不齿的匪头子抬到了民心所向的圣位。
自此令天下有志之士心甘情愿放下成见,纷沓归服。
倘若单论才学,纵观整个历史洪流,也少有人能出其右也。
昔言道,得张子房者得天下,这句话换到宋濂身上,同样恰如其分。
宋濂深吸了一口气,定气凝神,徐徐开口道。
“秦皇陛下夺取天下不易,但陛下更应当心知,守天下,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”
嬴政不语,却认真的俯首倾听。
宋濂见状,震动之余更忍不住叹,“昔人说秦皇陛下暴戾独断,今日臣亲眼所见,却已知此为何等谎言了……”
嬴政面不改色,只叹息道。
“先生不知,朕朝堂中那些家伙实在蠢笨不堪言,倘若各个都如先生大才,朕又怎会……哎,不提也罢。”
宋濂更为触动,君臣遥遥相望,怎的叫一个相见恨晚。
——如果忽视笑容渐渐消失的朱元璋和脸色精彩的李斯。
朱棣没瞧出来他爹的脸色,还笑呵呵的慨叹,“哎,没想到宋老先生和秦皇还挺投缘!”
遭了朱元璋喜怒不定的一道凝视。
朱棣噤若寒蝉:……
……
宋濂道。
“陛下,你我两朝间隔数千年,而治民之策多需细查各州县的具体民情因地适宜,秦汉交接之时治国大才辈出,只要陛下爱之重之,想必迎刃而解。”
“秦并天下,又二世而亡,其根因在六国制度不一,朝夕难以更改,是以人心不齐,天下难定。”
他语气微顿,抬眼看去,目中竟多了一抹冷寒肃杀。
“臣这一策的先要条件,很简单——杀!”
第(1/3)页